2023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已经开始确认了,截止时间是2023年12月31日,还有2天时间!
孩子不满3岁的宝爸宝妈们,注意了,今年多了一项“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亲戚,过年稳稳地给孩子包一个压岁钱。
红包的大小与你的收入有关,你赚得越多,亲戚就越壕。
按税率分档,年收入20万,税率20%,相当于压岁钱12000*20%=2400元,还不错吧
如果年收入50万,税率30%,相当于压岁钱12000*30%=3600元
而且是每个孩子一份!
这样的亲戚,我只想说,给我来一打!
还有一个问题,专项扣除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都涉及夫妻双方分配的问题。
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配扣除比例。
毕竟交税少了,到手的钱就多了,夫妻怎么分配更划算呢?
花1分钟看完,也许能帮你们家一年多省千元!
一、简单处理,就是谁收入高,谁100%扣除
根据税率分档,年收入越高,税率越高
实际抵扣的金额=应纳税金额*税率
所以就是家里谁的收入高,谁的税率高,让谁抵扣更划算
二、特殊情况,如果夫妻双方税率相同,且都临近税率降档,合理分配让双方不降档更划算(嫌麻烦,可以跳过第二条)
举个例子,便于理解
家里妻子收入高,年收入33万,适用25%的税率,全年应纳税330000*25%-31920=50580元
丈夫年收入31万,同适用25%的税率,全年应纳税 310000*25%-31920=45580元
全家应纳税一共48080+45580=93660元
两个上学的孩子,一套贷款的房子,全家一年税前可扣除子女教育+房贷利息,一共36000元
方案A,全部让妻子抵扣,丈夫应纳税金额不变
扣除完,妻子应纳税金额降到144000~300000之间,税率从25%降到20%
妻子实际纳税金额(330000-36000)*20%-16920=41880元
到手多了50580-41880=8700元
方案B,全部让丈夫抵扣,妻子应纳税金额不变
扣除完,丈夫应纳税金额降到144000~300000之间,税率从25%降到20%
丈夫实际纳税金额(310000-36000)*20%-16920=37880元
到手多了45580-37880=7700元
方案C,让妻子扣除30000元,丈夫扣除6000元
扣除完,夫妻都300000~420000之间,税率25%
妻子实际纳税(330000-30000)*25%-31920=43080元
丈夫实际纳税(310000-6000)*25%-31920=44080元
到手多了(50580+45580)-(43080+44080)=9000元
方案C略优于方案A,C和A显著优于方案B
图省事,就简单处理,谁收入高,谁100%扣除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上面表格是税率的档位,怎么查应纳税金额?
非常方便,打开“个人所得税”APP,点击首页“我要查询”>“申报查询”
选择“已完成”,可以点击上一年度
拉到最下面,有一行应纳税所得额,加上专项附加扣除合计,就是扣除前的应纳税金额了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点个赞再走吧[呲牙]
*您提交的问题,我们会在24小时内安排律师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