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波的房价真是吓着我了。
因为换房的原因,从今年过完年,我就一直在看房子。打定了主意要换去郊区住,房子看了没有80、也得有60套。三、四月的时候,房价很稳定,和心理预期差得不多,尤其还算是买方市场,那时候印象深刻的有两套:一套是离市区大约60公里左右的县城区新开盘别墅、独栋400平送80平花园,600来万就拿得下来;另一套是位于中央别墅区的新兴商业区公寓,100平左右不到300万。无论是中介或销售都相当热情,看过房后几乎每天和你通一次电话问你决定没有,对你说若有迟疑还能适当申请折扣啦、减免中介费啦、送花园绿植啦…什么的。
五月之前我就顺利定下了新的家,我定下来之后,有个很好的朋友也说要换房,需求和我差不多,我就给她推荐了几套我之前看过的,包括以上两套我认为性价比很高的房子。她拖来拖去迟迟做不了决定,哪知道一过六月,房价毫无征兆地疯了,刚开始还好,小幅度涨,不算过分,进入七八月,突然就直接翻番儿,那套400平的独栋别墅,到八月已然涨到了1050万!而100平的公寓,到了九月,更是要价650万只有六平米的房子能活出人样儿么?,中介也早已不是之前殷勤的态度,一副爱搭不理:您爱买不买,后面还有三个全款客户等着看呢。
我是眼睁睁看着这波行情起来的,虽然侥幸躲过,但朋友每一次打电话来哭诉昨天还多少多少的房价、今天再问直接又加了60万上去,我就后背直冒冷汗——我们都是挣血汗钱的自住刚需购房者,而且我自认我的收入也相当稳定地水涨船高,但这根本赶不上房价的涨幅!只是短短两个月啊!你辛苦十年的积蓄在房市面前立即缩水一半不止!而且你还不知道这要涨到什么时候才是尽头。但你的收入呢?或许未来三五年能持平已算庆幸。银行的存款像一堆废纸,房子是钓在我们这些蠢笨牲口鼻子前面的胡萝卜——永远近在咫尺,又永远触不可及。
我那朋友虽然叫苦连天,被逼得还是要买,而且必须要买大的。来问我意见,我说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还是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吧,以你的预算,之前买个大尚在能力之内,如今只有两条路:砸锅卖铁提高首付压榨你和你老公的父母,或者低首付强行买下但从此20年别说买包和旅行平时就连吃顿必胜客喝杯星巴克都要逢年过节,这样的日子你想过么?而且,你甚至永远存不下钱来装修。
我朋友想了想,说:不行!还是得买大的!一步到位!哪怕睡地板,房子大了才有生活质量。
我惊呆:你连张像样的床垫都买不起,你哪儿来的生活质量啊?!非得住那么大,你干嘛不去睡地下通道啊?又宽敞又通风挑高还高还紧邻CBD?!
她苦笑,然后说:你不懂。
我是不懂她,但我懂在要房产还是要生活的两难中,应该怎样选择。
她让我想起我的另一个女性朋友,独自留学东京然后在此工作十余年。因为喜欢这个城市高度商业文明的生活,一个外乡人,还是一个女孩子,拿着并不丰裕的工资,却生活得十分欢喜。
我每次到东京都会探望她,并执意请她吃饭,她欣然接受,感谢我为她改善生活,但每次我离开的时候,她不是送我几盒精心包装的和果子、便是送我一套手工描绘的精致日式瓷器——她已然是这个城市的一分子,不卑不亢,不失体面。
后来有一次,她邀请我去她家,一个位于东京城市边缘的小小居所,换了两次地铁,又坐了一趟社区小巴,才到了她的家。一开门,我惊呆了,毫不夸张地说,她的家,比国内许多人家的厕所都大不了多少,总共20多平米,除去卫生间、浴缸、厨房、书柜、写字台兼梳妆台、电视柜,给人活动的空间,也就一张桌子那么大。
当然她收拾得井井有条,家里有许多装修改造节目中最爱用的多功能折叠家具,看她变出咖啡桌、变出小椅子、又变出小酒柜。
这个家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三处:她的冰箱里放满了时令蔬果、品质极好的奶酪,这些在日本可比吃大鱼大肉贵多了;她放在卫生间的洗衣液柔顺剂、洗漱台上的洗手液护手霜,全是最贵的。这些常人不理解的顶级护理产品,经常会被评价为“没必要”,但却是这些产品,才能使她的羊毛衫整洁不起毛球、一双小手永远白净柔嫩;还有,她有一台售价近两万人民币的西门子全自动咖啡机,运行时非常安静,可以一键制作多达近百种风味的全球各地花式咖啡,是那种很高级的即热恒温系统,没有锅炉,不会反复烧出千滚水,水温恒定在90-95度的最佳咖啡萃取温度,堪比一家专业咖啡馆。我对此印象很深,因为我搬家的时候去西门子家电体验馆看了好几回,但最终没有舍得买。
我们吃着金贵的夕张蜜瓜,喝着现磨咖啡,有一搭没一搭地聊。我问她:在这里住不憋屈么?在东京这样房子的租金,在北京都能随便租一套东三环公寓,况且以你现在的国外工作背景,回国进外企分分钟工资翻番儿,买房也是没几年的事。
她沉吟一下,说:我们现在喝的咖啡是不是最好的?吃的东西是不是有品质的?这个城市是不是你我都喜欢的:礼貌、适度冷漠、有趣有文化有生机?
我说是。
她说:那么,我并不觉得活得很憋屈。也许你需要大房子、大城市、大量的社交,但我追求的一直便是这样:在喜欢的城市做一份喜欢的工作、喝杯好咖啡、吃点好的、睡个好觉,我现在完全负担得起,这里就是我的家,在这里我有我的生活,它和房屋大小以及产权是否属于我并没有关系。
她的这番话,立即使我联想到我很爱看的日本家居改造节目《全能住宅改造王》,许多参与改造的家庭,几乎都是住很小的房子,然后舍得拿出上百万元人民币出来装修。
譬如最有名的一期,叫《坐困愁城的家》。改造家庭是一对母女,妈妈有轻微残疾,房子上下加起来还不到18平米。
这套房子特别奇葩,完全没有采光,窗户打开面对的全是邻居的墙。而且夹在一个宽度不足70厘米的巷子里,施工队和吊装车根本进不来。所以这么多年,根本没有装修公司敢接。
后来《全能住宅改造王》的设计师来看过了,说因为不能进工程车,所以所有施工拆除都要靠手工,装修造价大约在100万人民币左右。按我们国内家庭的逻辑,拿得出100万装修,我肯定咬咬牙拿这笔钱去付首付买个相对更好的房子啊!还费这个劲折腾这18平米的房子干嘛?但人家日本国母女二话不说就掏钱开工了,妈妈说:重要的是生活,而不是房屋。
房子改造完,确实相当惊艳,18平米,有两个人的独立卧室、有客厅、有厨房、有浴缸、有独立卫生间、还有各种充满人情味的细节⬇️
为腿脚残疾的母亲设计了大量便利、贴心、又不占地的功能细节。
利用错层结构把18平米的房子变成暗藏超大存储空间的立方体⬇️
尤其为两母女打造了可以一起做饭一起喝现磨咖啡的多功能厨房,是,这一区域面积不足6平米,但,面积小就得喝速溶咖啡吃丽华快餐么?生活不是被面积定义的呀!
改造完以后,俩母女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泡澡。(以前没卫生间,母女俩强烈要求在18平米内做出有浴缸的独立洗澡间。估计按咱们同胞的思维:房子都这么小了,还要啥浴缸啊!把面积让出来做客卧!)
然后,母女俩立即请朋友来家里吃饭,庆祝新生。
所以,看到这里,你的想法是什么?有些微变化么?
前不久深圳出炉售价88万的六平米豪宅,显然是对中国房价的绝佳讽刺,但你想过没有,如果你真的只住得起六平米,是否就活不出个人样儿了?
我想,首先我们需要放弃的,是过度占有的心。只买得起80平,就不要再刷尽全家的老底以及赌上未来二十年的人生去占有个200平;如果80平也很吃力,何不干脆租个好公寓?说不定月租比你买下来后要还的月供还低。是,我知道,月供还完这房子便是你的,但那么远以后的事,你操心不过来的,也不能把这房子带到哪里去。
把钱拿去买喜欢的家具、好用的电器、甚至拿去有计划地旅行。如果缩减几十平米的居住空间可以换来饱满的生活状态,为什么不呢?
可悲的常常是:费尽心力把房子越买越大,却没有生活往房子里装。
如果,我们的居住面积确实只有六平米,无论如何被旁观者耻笑,我们依然应当经营出有声有色的生活。
我也许不会有四脚落地的king size大床,但无论这六平米的家里,床是不是藏在衣柜里或者吊在房顶上的,我定会买张绝佳的床垫、几个高贵的枕头,无论睡在哪里,都要睡得像个国王。
然后,我会把我心心念念的西门子全自动咖啡机买了,把我仅有的六平米分出一平米出来,放上舒服的椅子和不占地的小工作台,把这里变成我的一平米咖啡馆,喝上好的咖啡、看书、工作,自得其乐。
家里要有一个高级的马桶,不会返味、智能冲洗,还要有顶级的沐浴喷头,水流强劲,永不堵漏。总之,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要被照顾到,在我六平米的小家中,吃喝拉撒都绝对舒畅。
当然要铺最华丽的手工地毯,反正家里就六平米大,能费多少钱?但从此以后,在这个家里,无论你于任何角落,都可以尽情坐着靠着躺着趴着,让羊毛和真丝与你的每一寸皮肤亲密接触。
至于其他,大尺寸电视、Hi-Fi音响,都可以慢慢来。
当你能合理且自由地安排收支、没有不堪重负的经济压力,喜悦于你的生活之时,你是再不会想对任何人证明自己的——无论住六平米、还是六百平,旁观者的低看和高看都不会影响你安然自若地生活。
所谓活出人样儿,不就是内心不纠结,自在又体面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您提交的问题,我们会在24小时内安排律师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