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上大学的同学们,绝大部分对“七校联合办学”都有所耳闻。
七校联合办学,大致意思即为学生可以跨校跨学科辅修第二学位。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7所全国重点大学的高校本科生,可以任选其中一所学校的公共选修课或专业课,由此获得双学位,也就相当于“一张录取通知书,可上七所名校”。
这让很多高考成绩不够理想,从而与梦想的学校或者心怡的专业失之交臂的同学跃跃欲试,希望通过双学位来弥补一些错失的遗憾。
其实双学位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复合型、跨学科高级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选修双学位的同学如若能吸收和掌握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更多了一块就业的敲门砖。而在某些省份的省考市考中,同学也是可以凭借双学位来进行报考的哦。
有一部分同学也听说师兄师姐拿到的是辅修证,而实际上辅修和双学位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辅修和双学位都发证,辅修是发辅修证,双学位是发学位证,辅修证的价值比较低,类似于选修课;而双学位证就等同于你在自己专业毕业之后拿的学位证 ,双学位要把全部专业课修完加上毕业论文,辅修只要修一部分主要的专业课就行了。也就是说,双学位是辅修的进阶。
可双学位适合所有学生吗?
当然不是
❤
首先,双学位是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准备的,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双学位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众所周知一旦开始双学位的学习,便不再存在周末自由时间。双学位利用周末时间进行高强度的学习,如果是已经对本专业的学习感到吃力,或者在社团活动和课业学习中周旋得焦头烂额,那么双学位一定程度上会加重你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感。
其次,选择双学位还是应该综合考虑自身情况,比如兴趣和目的。既然参加双学位的时间成本很高,牺牲了课余的休闲娱乐时间,那么收获最好和付出成正比。很多参加双学位的同学发现,开课时满满一教室坐满学生的壮观景象,学期期末时已不复存在。高强度的学习量和快节奏的步调,要求学生对该辅修专业有足够的兴趣和渴求从中获得足够的回报。一些跟风学习双学位的同学经常半途而废,是因为没能在选择前清楚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
Walker( 环境工程 / 工商管理 )
凭着对化学的喜爱选择了现在的专业,可是在一个财经类学校学习理工专业还是没有太大的优势,而且学校提供的资源和设备有限不能让我更深入地学习。辅修工商管理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多了一种期待。课堂上我和几个其他学院的同学组成了小组,一起完成小组作业和课堂展示等环节,让我对双学位有了更多的兴趣。
仙女酱 ( 英语 / 心理学 )
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家里人总觉得英专学生未来的出路就是做一名英语老师,于是我跨校辅修了心理学,向着做老师的方向努力。过程非常艰辛,我每个周末六点多起床,感觉又回到了高考备战时期。而且心理学的专业课程并不像我们看到的畅销书里那么生动有趣,其中涉及的生物学等知识让曾为文科生的我觉得生涩难懂。而通过深入学习和练习,我发现自己其实更适合笔译的工作而不是教书育人,所以现在已经不再继续在两校间奔波学习心理学了。
Jaclyn ( 国际商务 / 英语 )
英语其实一直都是我的强项啦,从初中起英语成绩就非常好了,之所以选择辅修英语,就是不希望自己在大学里丢掉这个技能,而且国际商务专业就是需要学生熟练使用英语,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也应当有足够的了解,所以辅修英语对我来说再好不过了,这对我以后从事外贸方面的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
大大大大卷( 工程管理 / 会计 )
我的大学成绩一直都很不错,经常参加各种科研实践活动,拿到过国家奖学金,也担任过部门负责人,所以很喜欢也习惯了这种充实而忙碌的生活。高考前会计专业一直是自己的梦想,虽然选修会计之前犹豫过一段时间,但是还是选择并坚持学了下去,我的学习重心慢慢向会计双学位倾斜,除了考取了一些基本的证书外,还参加了一些会计和财务方面的实习,现在也找到了一份金融相关的工作,离我的会计梦越来越近了。
辅修了双学位,提升自己的能力其实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只从单一学科角度看问题,通常不够完整而产生偏颇。双学位给大家一个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会得到拓展的机会,从不同领域和视角横向挖掘、再由某些切入点仔细思考纵深探索,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思维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双学位一定程度上也在提升自己的意志力。高考结束,带走了那个曾经拼搏而热血奋斗的自己,主要依靠自律的大学校园给不够自制的同学一个温水煮青蛙的器皿。选择喜爱的专业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但枯燥的课程、逃课的同学和朋友的邀约都可能让自己放弃。学着向自己提供前进动力和坚持的毅力,也是双学位带来的意外之喜。
*您提交的问题,我们会在24小时内安排律师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