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有一位读者朋友给我留言,跟我说他是从1989年参加工作,可是企业从1992年才开始进行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后面才有了个人养老账户,那么前面缴纳的钱,都不算了吗?这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呀?为什么自己一个月只有3000元?
看完这位读者的留言后,我心想应该很多人会有类似的疑问,于是今天我就详细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什么叫做视同缴费年限。
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很多企业的养老保险缴费的制度,是在1992年以后,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的建立,是在2023年10月1日以后。
今天我们不说事业单位,就只说企业。那么,企业员工在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建立之前,就没交“养老费”了吗?
并不是,没建立之前很多企业员工也是有交养老费的,只是当时叫做“劳保费”,以前员工养老都是企业负责的,所以劳保费也交到企业账户里。
后来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建立了,企业账户的劳保费,就交给了社保局。
不过,因为之前没有个人养老金账户,所以这些劳保费呢,没办法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里,所以,为了补偿员工的劳保费,就有了视同缴费年限。
所谓的视同缴费年限,其实就是在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建立起来之前的工龄。
比如说,张大爷1989年1月参加工作,企业在1992年5月1日建立养老保险缴费制度,那么他的视同缴费年限就是40个月。
二、过渡性养老金。
明白了视同缴费年限以后,我们就可以来说一下过渡性养老金了。
我们都知道,正常来说,养老金的组成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基础养老金,一个是个人养老金。
但是,除了这两个以外,一部分人还有过渡性养老金。
谁有过渡性养老金呢?就是那些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正如我开头说的那位读者,他就有视同缴费年限,所以他的养老金计算中,会有一个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非常复杂,一般人算不来,基本上都是由工作人员算好给我们。
我这里简单说一下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养老金计发基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
计发基础跟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网上可以查到,不同省份不一样。而视同缴费指数跟视同缴费年限,不同人也完全不一样。
三、1989年工作,可养老保险从1992年开始,养老金该怎么计算?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其实就是在基础养老金跟个人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加上过渡性养老金,就可以了。
如果有企业年金的话,还要加上企业年金,不过很少企业员工有企业年金。
综述:
总的来说,只要你是在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建立之前参加工作,那么你就有视同缴费年限,在养老金的计算中,就会多出一个过渡性养老金。
而假如你是在缴费制度建立以后才加工作,那么你就不会有过渡性养老金,你的养老金只有个人养老金跟基础养老金两部分。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福大家,都能够有一份满意的养老金。
*您提交的问题,我们会在24小时内安排律师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