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房产领域 专业服务团队

房产纠纷+婚姻继承+拆迁分家=专注房产案件代理

免费咨询热线: 18511557866(微信同步)

二房东注意了!关于房屋转租,民法典有了新规定

房屋转租在日常生活中相对普遍,承租人向出租方(业主或其他享有出租权人)承租房屋之后,又将房屋转租给次承租人,从而产生房屋转租法律关系。

在实践中,承租人转租房屋是否需要征得出租人同意?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和次承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

在《民法典》实施前后有不同的规定,主要如下。

《民法典》实施以前,关于转租的规定见于《合同法》第224条规定。

《合同法》第224条:

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

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可见,《合同法》对转租采取了限制主义的立法态度,第224条采取了“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的授权性规范,赋予了出租人的两种权利:

一是同意承租人转租房屋的权利;

二是在承租人未经同意转租时具有单方解除租赁合同的权利。

但是对于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时与次承租人形成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合同法》并未作明确规定。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原《房屋租赁司法解释》,法释〔2009〕11号),第15和第16条为处理转租纠纷提供了一定裁判参考:

第15条:

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房屋转租给第三人时,转租期限超过承租人剩余租赁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超过部分的约定无效。但出租人与承租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16条第1款:

出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承租人转租二房东注意了!关于房屋转租,民法典有了新规定,但在六个月内未提出异议,其以承租人未经同意为由请求解除合同或者认定转租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上述条款表明,承租人转租需经过出租人同意,同时为了避免出租人滥用权利,此处也设置了异议期,规定承租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承租人转租之日6个月内未提出异议的,应视为同意。

该条款实际沿袭了《合同法》第51条关于“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的规定,即采取了对无权处分形成的合同采取效力待定的观点。

按照该理解,此时承租人与次承租人之间形成的合同因承租人欠缺处分权而归于效力待定,甚至对于“转租期限超过承租人剩余租赁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超过部分的约定无效”。

由于《合同法》51条的规定与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相区分的民法理论相悖,普遍认为,合同订立一般情况下是物权变动的原因,并不直接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物权变动一般以交付为生效要件,因此订立合同时一方是否取得处分权并非决定合同效力的要素。

此外,司法实践中也多见承租人、次承租人因各自的利益需求,根据情势变化改变原有态度,以转租未经出租人同意为由主张合同无效,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实践困扰。

《民法典》沿袭了对于房屋转租采限制主义的立法态度以及授权规范的立法形式,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沿袭了《合同法》第224条的规定,对于转租合同的效力没有明确的界定。

但从《民法典》第597条和第717、718条的规定,似乎可窥一隅。

《民法典》第597条第1款:

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717条:

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转租期限超过承租人剩余租赁期限的,超过部分的约定对出租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出租人与承租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597条摒弃了《合同法》关于第51条的无权处分的合同效力规则的规定,体现合同效力不因无权处分而归于无效,有利于保护买受人利益,与区分原则民法理论相协调。

而根据“举重以明轻”原则,擅自出租他人之物也不应当因为欠缺处分权而无效。同时也可以看到,第717条关于“转租期限超过承租人剩余租赁期限的”的法律后果,也只是规定了“超过部分的约定对出租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并没有采用原《房屋租赁司法解释》关于该超出部分约定无效的观点,第718条的规定也与原《房屋租赁司法解释》有所不同。

同时,与《民法典》同时颁布实施的新《房屋租赁司法解释》也已删去了原来第15条、第16条的规定,体现了立法态度的变化。也就是说,关于房屋转租合同效力的立法认定有了新的变化,笔者认为,《民法典》的调整,直接认定了转租合同有效,并规定了出租人行使解除权的条件。

近期,笔者经办的一起租赁合同纠纷中,人民法院在庭审过程中就转租合同效力问题进行释明,明确《民法典》实施后,转租合同不会因未经出租人同意而无效,希望诉讼当事人在此前提下,根据案情明确诉讼请求。由此可见,转租合同效力问题不再是今后这类案件争议重点,出租人是否行使解除权、当事人是否违约、违约后如何处理等问题将是这类纠纷争议重点。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在线咨询

*您提交的问题,我们会在24小时内安排律师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