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利润分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利润分配期末有没有余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利润分配计算 *** 如下:
利润分配的过程及结果反映在利润表的下半部分,未分配利润是指公司历年净利润数字,经扣除历年累计分配后的余额。
该表的“未分配利润”与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衔接,因此可以把利润表看成是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注释。
未分配利润=历年累计盈余-历年累计分配=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本年利润分配。历年累计盈余的来源包括经营损益、投资损益、筹资损益、前期损益调整等。
历年累计分配包括分给股东的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和转增资本等,这一点比较重要。未分配利润是两者的差额,代表着可供以后向股东分配红利的盈余。初步分析的 *** 使用的技术 *** 主要是总量指标差额比较和结构百分比比较。
利润分配是对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在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之间按照规定的形式和顺序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的程序一般包括缴纳所得税、提取公积金、弥补亏损、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和留存未分配利润等步骤。利润分配的过程和结果影响到所有者的权益和企业的发展。利润分配的时间是利润分配义务发生的时间和企业作出分配决定的时间。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年度)内对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以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配。
实务中,利润分配也指“利润分配”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补充
利润分配的顺序: 缴纳企业被没收的财产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利润10%提取,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50%时可不再提取;提取税后利润中,给员工以及公益设施的资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投资者分配,本年度的利润也可以留一部分用于次年分配。支付给优先股东相应的报酬;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支付给普通股东相应的利润。
问题1:什么是利润分配?
问题2:利润分配是什么意思?
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的过程与结果,是关系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企业必须加强利润分配的管理和核算。
企业利润分配的主体一般有国家、投资者、企业和企业内部职工;利润分配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利润分配的时间即确认利润分配的时间是利润分配义务发生的时间和企业作出决定向内向外分配利润的时间。
利润分配的顺序:
利润分配的顺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规的规定,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一般应按照下列内容、顺序和金额进行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转增资本金。但转增资本金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2)提取法定公益金。根据《公司法》规定,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5~10%提取。提取的公益金用于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
(3)向投资人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分配。
利润分配是企业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年度) 内对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以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利润分配的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 以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加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即企业全部所得额,以此为基数,在缴纳所得税和调节税前,按规定对企业的联营者、债权人和企业的免税项目,采取扣减的 *** 进行初次分配。所扣除的免税项目主要有:分给联营企业的利润、归还基建借款和专用借款的利润、归还借款的利润、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利润以及企业各种单项留利(如留给企业“三废”产品的净利润、国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留给企业的利润) 等。对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在进行税前利润分配后,应在承包经营期内按承包合同规定的形式 (上交利润递增包干,上交利润基数包干超收分成等) 上交承包利润,不再计征所得税和调节税。全部所得额扣除初次分配后的余额,即为企业应税所得额。(2) 以企业应税所得额为基数,按规定的所得税率和调节税率计算应交纳的税额,在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再次分配。应税所得额扣除应纳税额后的余额,即为企业留利。(3) 以企业留利为基数,按规定比率将企业留利转作各项专用基金。
应答时间:2023-12-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即本年累计盈利),则进行后续分配。
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盈余公积金的基数,不是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不一定是本年的税后利润。
只有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时,才能按本年税后利润计算应提取数。这种“补亏”是按账面数字进行的,与所得税法的亏损后转无关。
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违反上述利润分配顺序,在抵补亏损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发放的利润退还公司。
扩展资料
利润分配会计分录:
1、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所得税的缴纳,比例25%。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税后利润的10%以上)、公益金(税后利润的5%以上)和任意盈余公积(根据公司规章规定的比例计算)。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公益金;
——任意盈余公积;
如有优先股。应在‘任意盈余公积’前分配股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是企业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年度) 内对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以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配。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的决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进行分配,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利润分配原则有四个原则:依法分配原则,资本保全原则,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原则,多方及长短期利益兼顾原则。
利润分配的顺序:
1、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数(即本年累计盈利),则进行后续分配。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在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的前提下,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转增资本金。但转增资本金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任意盈余公积金计提标准由股东大会确定,如确因需要,经股东大会同意后,也可用于分配。
4、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
账务处理如下:
1、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3、分配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4、结转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大会对利润分配方案作出决议后,公司董事会须在股东大会召开后2个月内完成股利或股份的派发事项。
*您提交的问题,我们会在24小时内安排律师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