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多长时间(诉讼时效多长时间过期)
给我一个大大的赞吧 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 法律知识 —— LEGAL KNOWLEDGE ——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诉讼时效的规定并不是为了鼓励债务人拖欠债务,而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并且有利于法院更好地收集证据,解决纠纷,避免出现因年代久远而难以收集证据的情况。 在法院日常工作中,经常听到当事人提出以下问题,下面普法小课堂就来尝试一一解答。 诉讼时效的期限是多久? 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注意: 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的规定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2023年10月1日前发生的案件,一般的诉讼时效为二年)。 超过诉讼时效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抗辩应该什么时候向人民法院提出? 原则上应当在一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二审时如果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请求超过诉讼时效的,也可以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当事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什么情形下诉讼时效会中断,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当事人可以约定吗? 诉讼时效中断后,重新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同样由法律规定而不能当事人自己约定。主要事由如下: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如何中断民间借贷诉讼时效? END 作者:孙 超 编辑:孙宏泉 初审:郑遵桥 审核:李 雪
*您提交的问题,我们会在24小时内安排律师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