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发了一篇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文章,引发了许多网友的热议。大多数网友认为,想要搞活农村经济,就必须盘活农村土地,基于现在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现状,必须实行土地流转。但是也有许多人提出了质疑,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当农民质疑“土地流转”时,他们在考虑什么?
一、考虑生存问题
有一位来自广东的网友提出:是否会给农民安排工作?
为此,很多实行土地流转的地区已经有了一系列经验,一种是通过雇佣原本的种植农户,为土地承包商提供相关经验;另一种是开展就业培训,为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岗位,这样农村青壮年就不必非要外出务工,在家就可以赚钱。
二、考虑养老问题
很多网友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对于年轻人而言土地流转后,他们可以摆脱土地的束缚,进城工作,但是对于农村中老年人而言,土地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土地流转后他们靠什么生活?
其实,土地流转的形式有很多种,如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在土地流转后,村里的年轻人不用非要远离家乡,去城里谋生,这就解决了一些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老人们也可以靠土地流转后的收入和分红获取养老金。
三、考虑土地所有权问题
有一位来自新疆的网友提出:土地流转后,土地属于谁,想种田了还能不能种?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所谓的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而不是转让所有权,最终村里的土地所有权还是属于集体所有。在土地流转合约期限结束后,农民是有权利收回土地的。
四、考虑执行力问题
有来自辽宁的网友,说:除非一次性付款,否则就会不选择承包。还有一位来自湖南的网友调侃道:村长又该偷笑了。
这也在说明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执行人员缺乏公信力,无法获取百姓信任。我想只有让更多的农民真正享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才能够真正打破百姓的顾虑,才能真正地将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推行下去。
*您提交的问题,我们会在24小时内安排律师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