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房产领域 专业服务团队

房产纠纷+婚姻继承+拆迁分家=专注房产案件代理

免费咨询热线: 18511557866(微信同步)

死刑缓期两年,到底啥意思?是两年后行刑吗?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死刑的起源最好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部落氏族中,不过这种类似于惩罚的手段一直到夏朝才得以完善,经过各个朝代洗礼一直沿用至今。根据《晋书·刑罚志》中记载夏代有五刑共三千条,分为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

夏朝的死刑统称为大辟,主要有诛、杀、戮、孥戮四种。到了现在死刑的发展更是为之严苛,判决死刑需要层层考核,甚至要经过最高人民法院,但是更多的则是判处死缓,那么什么是死缓呢?死缓的意义又是什么?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关于死缓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古代,很多人会在影视剧中发现大多的死刑犯都是“秋后问斩”,在《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古代时候的人们认为庆、赏、罚、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

则必须要与四季变化相配对。当时的董仲舒则是认为,春夏季节时期君主适宜赏赐,秋冬是万物蛰伏时期此时适宜行刑,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定要秋后问斩的由说,那么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洗礼了,到了现代社会将“秋后问斩”俨然便成为了死缓,死缓又有什么不同?

死缓,即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从狭义来上说死缓是给情节相对轻微的犯人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从广义上来讲死缓进一步稳定了国家资源的支出,其次就是给案情一个缓冲期,以免判错,造成冤假错案。

针对于犯人的死缓其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劳动改造,观察死缓犯人的在监狱之中表现,进而从死缓改变成无期徒刑,如果表现依旧良好则改改称为25年有期徒刑再到减刑,以此来层层递减,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则可能功过相抵,从有期徒刑减刑或者无罪释放。

本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信念,死缓提高了犯罪分子的自首机率,对于在狱中的犯罪分子则是激励其立功争取减刑,早日迈出牢狱,具有一定的正面积极的作用。无疑死缓对死刑犯们是一种激励计划。

但是也是需要分别情况的,如果是情节特别恶劣、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的,则立即执行死刑,以儆效尤。比如说在2004年发生的一个案例,罪犯被判处死缓后入狱后不服判决,决定越狱以及发生在2009年被执行的死缓囚犯殴打哨兵试图强抢枪支器械暴狱的等这种类似情况,一般一经查实则是会马上执行死刑,非常坚决。

满足死缓的条件有两点:第一则是确实犯下了滔天罪行,理应当处以死刑的;第二则是案情尚未造成重大影响的,并不需要马上执行行刑;只有满足了这两点条件才判处死缓。

作为我国一项独特的死刑执行制度死缓正式于1951年执行,相对比众多已经废弃掉死刑的国家来说,这是制度更多的是折中进行处理,而对于死刑是否应该废弃也是引起了众多学家已经专家争相讨论,现今保留死刑的国家俨然只剩下了75个国家,而大多欧美国家废除了死刑,但是他们的犯罪率却一直居高不下,而死缓的出现则很好的中和了社会的稳定。

在线咨询

*您提交的问题,我们会在24小时内安排律师与您联系。